教育新基建以数字和网络领域为主体,以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为动力
“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智能化地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科学减负、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变革学校教育教学,加快智慧校园基础建设布局。《意见》提出,要完善智慧教学设施,通过更新教育技术装备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实。
但是,智慧校园建设是一项涉及硬软件设施、教学系统开发等多方面的基础设施工程,尽管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做了很大投入来建设智慧校园,但是教育决策与服务不理想、校园人本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仍有体现,运用智能技术系统捕捉教学活动、学习互动、教学反馈等特征及其规律颇具难度。
因此,在教育新基建支撑下,运用各种智能化硬软件深度融合教育教学、变革教学模式打造智慧校园还需继续发力推动。教育新基建以数字和网络领域为主体,以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为动力,大力发展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以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由于教育新基建是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它涉及教育基础设施和教育科技生态,与数字经济产业息息相关,需要相应的研发投资提高成效。
而教育新基建涉及的很多技术和专利都为企业所有,市场力量的介入导致教育新基建在不同地区分布不均。故整体来看,虽然教育技术市场规模巨大,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仍存在教育投资供不应求、结构性不均衡的问题,市场成效较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教育信息网络作为教育行业的专用网络,连接各类教育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并对接各类智慧校园开展创新应用。
但是,目前我国教育信息网络服务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接入网络缺乏统一规范和系统管理,很多地区没有专门化的教育网络;优质教育资源汇聚和共享不足,教育资源难以打破传统层级壁垒实现有效调度;网络和数字资源安全管控薄弱,不良内容侵扰,线上学习难以监管;网络延时和稳定性影响线上教学质量。缺乏全国性的教育专网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这也是教育新基建要应对的一大挑战。
“双减”政策的实施,急需优质的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平台来弥补学生和家长对校外培训等营利性资源的长期需求,以缓解其教育焦虑。《意见》提出,要积极鼓励应用各种新兴技术丰富数字教育资源的表现形态,提升教学交互和应用体验,服务学校育人全过程与全民终身学习,助力实现面向每个人的个性化教育。目前,我国资源平台体系有待升级、资源内容适切性有待增强、资源平台服务质量有待提升,使得个性化资源智能推荐不足,难以满足家校社对优质教育的多元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打造新平台、开发新资源,以提供更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