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行业新闻>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科技,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工作这样推进

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科技,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工作这样推进

发布时间:2022-10-14 点击次数:1550

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初步建成了“交我算”计算平台集群。平台群服务学校高精尖科研创新,为科研创新提供算力基座强大的存储能力和计算团队优质的代码级服务能力。

今天(11月25日),在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情况新闻通气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奚立峰介绍了交大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探索在教学、科研和模式推广等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具体实践。

全面提升上海市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数字化转型是必由之路。近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为上海整体性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赋能教育综合改革擘画出一幅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蓝图,对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了周密部署。

上海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科技,加强高质量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深化教育数字化内涵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已形成高校数字化转型的领先优势,取得了师生减负、教学减时、校园减耗的效果,推进了学生全维学习、全面成长的全新模式形成。

教学实践中,全维度的支撑在线学习实现课前到课后全流程云上完成,云端和线下融合的课堂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学校依托自主研发、自主管理平台,实现了数字化赋能思政育人和学生管理服务。突破性探索将“数字化思维”融入学科教学,实现“从技术支持走向理念融合”。

同时,上海交大数字化转型实践场景不断推广到教育行业和产业领域,通过云网融合等关键技术,将交大模式推广辐射出去。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交大和行业内领军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将交大智慧和产业优势强强联合。

华东师范大学发挥学科优势,探索以教育教学评价带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和路径。从2016年开始研发全链路的在线学习平台。平台支持MOOC学习、交互式实训、在线编程自动评测、代码协作与创新项目等全链路的教学过程,收集并记录学习期间的所有学习行为数据轨迹,通过数据的使用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学习服务。

上海大学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重塑、培养引领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

学校开发了“健康之路”信息门户,采用信息化手段精准实时掌握全校师生状况,并根据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升级网上协作、视频会议等功能。

学校层面成立了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统一谋划信息化大平台的升级、整合与优化,通过构建一数一源统一数据平台,打通数据孤岛。自主建设贯通四个校区的120公里“环状”互联光缆,以“新基建”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设施保障。以“数据打通,一网通办”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抓手,学校平台集成各类流程,实现各部门协同办理。高效便捷的学生迎新系统、新进教师云报到系统等就是提升管理效率和师生获得感的生动实践。

上海师范大学在全面推进学校整体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升级改造物理空间、数字化改造线上空间。在线下建设以人工智能(AI)驱动的,可支持师范生开展多类型教学,同时伴随采集师范生多模态数据的沉浸式教学空间,形成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线上智慧教学空间.

学校为每一个师范生建立贯穿其教师教育、教师发展生涯的数字档案,详尽记录其教与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支撑其职业生涯终身发展。并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优势,探索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师范生与教师发展数字画像,为师范生的科学化、个性化、精准化培养提供技术支撑。

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表示,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要以数字化优化教育治理体系流程、以数字化创新教学模式的沉浸式体验和针对性、以数字化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的探索和实践,建构顺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微信二维码

0371-5536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