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中心平台,邀你一起进入远程混合式会议学习
对于一名有经验的教师,课程的本质不在于“课”,而在于“程”。用一个有设计感的流程牵引着学习者,让他完成一个有确切效果的学习过程,才是“课程”成功的关键。
一场高质量线上会议的流程,也不应该像一首重复枯燥的练习曲,而应该是兼具节奏感、美感与趣味性的协奏曲,其中包含着适当的激励机制、高效的互动方式、对场景的思考与设计、丰富的资源支持……
身处其中,组织与个体目的高度统一、流程与行为相互交织、步调各异,却能可以形成关键共识。
教师发展中心平台,邀你一起进入远程混合式学习,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实践我们关于未来教育设想的时机。
Step1:选一位学习引导师
任何事情要做成的关键,都是“人”,具备流程组织与引导陪伴等能力的“学习引导师”,在后疫情时代的各式学习场景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新角色。TA将引导学校团队合理安排学习流程,通过对话、反思、参与,激发思考与行动,促进解决当下现实中学校遇见的问题 。
Step2:个性化安排学习流程
为了尽可能减少学校组织与个人时间的压力,学校不仅可以跟着会议流程打卡学习,还可以使用回放功能自由安排培训时间。所有的辅助玩法,如协同共研、导师答疑、学习记录等,都可以做出个性化的调整。组委会提供的资源包中有详细的组织流程可供参考。学校还可以借助参与培训的“学习引导师”,个性化进行学习时程及共研讨论的安排,甚至将会议内容及案例资源包与学校原本的培训、教研活动相结合,打造一场解决学校核心问题的远程混合式学习。
Step4:聚焦学校问题,共创解决方案
在参会学习的同时,可利用平台,围绕会议的一个公共议题及学校的一个自选议题,推动老师们协作共研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这种共创不需要学校协调专门的时间,相关参会者可在较长的时间里、自主安排时间在线参与讨论、共创方案。组委会还会提供基于问题共研的思路及流程指导,以便于参会者快速参与。
会议结束时,学校参会者将共同搭建一个包含共创方案、会议笔记、案例资源包及其他参考资料的“校本知识库”。
Step5:参考及迁移案例资源
无论是录播视频、资源素材、案例包、还是本次会议中提供的协作工具与方法、前置学习内容、共研成果等,教师都可以进行校本化运用,并迁移到日常的线上会议甚至教学。
对教育者个体学习而言,在学习中心加持下,手机将成为会议远程学习的“第二块屏幕”,与“第一屏幕”——会议室直播大屏一起,为学习者建构起生动、立体、有趣的远程参会场景。
1)会议签到,获取专属定制海报
为了更好的营造“在一起”的学习氛围,会议开始前,组委会安排了在线签到环节。
通过简单的扫码签到,参会者会得到有趣有仪式感的上墙签到体验,获取专属定制的签到海报,同时还可轻松查看同单位其他伙伴的签到情况,虽然不在同一个空间,但参会者们的学习热情会随时在线。
2)流程打卡,点亮学习地图
会议全程伴随着大量高能量的信息输入,如果没有及时的输出,参会者难免会出现“消化不良”的体验。研究表明,哪怕是一两句话的输出,也能极大提升学习的效果。
因此,组委会将在每个半场休息时间安排打卡环节,参会者在线发送简短的心得体会,即可完成一次认知及心态上的“刷新”,在打卡地图上,为自己的教育道路点亮“路灯”。
3)金句众筹,随时在线分享
抓住金句,就能抓住我们心中对教育真实的态度与需求。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一些金句往往能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动力与指引。今年年会学习中心特地设计了金句众筹系统。
会议期间,参会者可随时分享自己最有感触的会议金句,或是快速定位查找到其他参会者上传的金句,并通过便捷有美感的海报形式分享金句。
会议结束后,组委会将众筹金句进行编辑整理,形成金句手册,加入学校的校本知识库中。
4)知识锦囊,获得嘉宾专属解答
学习中心中,设立了问题收集区,参会过程中,参会者可以针对会议中特定主题进行提问,也可向特定演讲嘉宾提问自己关心的教育问题。
高质量的问题将成为嘉宾回答质量的基准线。
组委会将在问题池中优选有代表性、价值高的问题反馈给演讲嘉宾,嘉宾的回答将以知识锦囊的形式更新到各个学校的共研文档中,为每位参会者的思考赋能。
5)官方笔记,快速抓住会议重点
对于无法调派所有教师参与学习的学校现实情况,组委会特地征集了善于“记笔记”的志愿者作为会议课代表,在会议直播期间同步生成会议笔记。
学校通过笔记的分发和阅读,可以保证教师们的认知高效同步,保障在共研过程中的思考基线高度一致。同时,正常到会的参会者也可以通过高度结构化的会议笔记,快速回顾会议重点。
6)颁发结业证书
在参与全程打卡互动后,参会者将获得组委会颁发的电子结业证,结业证包含单位、姓名及会议学时。